第五十章 回家_王国的建立
笔趣阁 > 王国的建立 > 第五十章 回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章 回家

  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点击/收藏到桌面

  第五十章回家

  码头上,瑞德军民翘首以盼。

  天还未亮的时候,城内的民夫就在唐军士兵的命令下生火造饭,要多备千人的口粮。

  瑞德城一时之间沸腾起来,平时戒严的城门,这天也允许农夫入城。

  瑞德郊野的军寨、庄园、村庄提前得到了消息,他们派人朝着瑞德城输送了一批粮食,准备进入城内兑换急缺的货物,比如盐、铁器、药材等等。他们携带的粮食,大多是牛羊牲畜,入冬后牧草稀缺,许多牲畜都是要宰杀的,如今听闻瑞德城开成,这些地区的牧民都想抢先入城,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了。乌苏拉人撤走后,瑞德周围曾经掀起了‘粮荒’的谣,可是不久之后,莱赫人就开始替代了乌苏拉人的角色,虽然莱赫人的粮食并不像乌苏拉人那么丰足,但是看见粮路并未断绝,各地的谣也逐渐平息,瑞德城守击破西部来犯之敌后,瑞德城周围军民士气更是旺盛起来。

  面对敌军来袭,尼塔地区悬而未决的土地划分变得顺利了。

  唐军在尼塔的政策与布尔萨不同,在布尔萨地区,唐军依然在扶持骑帐,并且允许骑帐官、游侠儿各自圈地,只需要提供士兵服役,唐军就承认他们的治权。

  在尼塔行省,唐军则开始‘废帐立寨’。骑帐官们不再对帐民享有过去的权力,数帐并入一寨,按照唐人的习惯设立乡老,完全听从所在城镇调遣。放在平时,尼塔的骑帐官们必然会聚众反对,但是面临强敌,这些骑帐官们也知道,如果拒绝并入寨中,一旦遇到袭击,唐军必然难以救护。战乱中的土地难以经营,非但不能增加财货、繁庶人口,一旦遭遇敌人,小小的家底也会被人夺走。瑞德城外已经有大半骑帐被废除,改为唐寨,鲁瓦城外几乎所有的骑帐都已经被废弃――那些拒绝改制的骑帐,已经被塞米公爵的军队消灭了。战争结束之后,唐军对尼塔东部的控制,会变得更加深入细致。

  骑帐官们终于明白了唐军的治理习惯:对于偏远难以控制的地区,唐军会给予自治,并且允许骑帐圈占土地,但对于腹心的土地,唐军或早或晚,总是要以州—城—寨的惯例进行统治的。骑帐官中间自然有不服气者,他们倒没有觉得唐军背叛,而是对唐军任命的官员不服:前来接管各寨的都是年轻人,被唐军上下称呼为备官,这些备官在军中各有袍泽,前来主事之后,立刻推行归义、分配物资、推行唐化,他们年轻气盛,自然得罪了许多骑帐官。

  各寨居民大多是归义人,他们很快就发现,等待他们的是‘二次归义’。孤立城外的寨子即便有木墙土围,遇到战争依然会恐慌不已,各寨的备官趁机宣扬“亲唐者,唐军必救”,几个月内,尼塔各地的归义人寨落纷纷集体改姓唐名。过去那种听凭自愿的‘归义’正在变得严苛起来,毕竟战时不同往常,亲唐背唐,皆在一念之间:要得到唐军的信任和救护,没什么比改为唐姓更有说服力的了。

  唐军还宣布了一种荣誉,如果某个姓氏的归义人作战极为英勇,对于唐人领地立有大功,那么他的姓氏会被唐人纳入唐名册,作为唐姓存在。托利亚的阿普、科尔卡的列布,如今都成了唐人承认的唐姓,不过列布家族的穆拉迪,却主动要求以单字作为姓,这个要求得到了同意,穆拉迪的家族从此就成为了‘列家’。

  瑞德城外有十七寨,鲁瓦城外有十四寨,大多散布在土地肥沃的水浇地上。骑帐官们各自得到了补偿,那些被主人抛弃的庄园、果林,都被赠送给了失去帐民的骑帐官们。

  骑帐官们在姓氏的选择上,大多听凭自选,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唐姓,归义官会将他们的姓氏按照发音替换成唐字,这样的妥协是唐人和归义人都能接受的。

  骑帐居民大多喜欢抱团,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。

  比如来自托利亚阿普村落的居民,他们入主了一个寨子之后,寨民便大多改姓为阿普;王仲提拔的两个骑帐官,入寨之后改姓为王,寨民们也纷纷改姓为王;鲁瓦城外一个农人出生的骑帐官改名为田,那个寨子中的寨民便大多改姓为田。各城的城守在备官的配合下,调配起各个寨子的时候变得轻松了许多,许多寨子被正式绘入了唐军的地图册页之中,简称为阿普寨、王寨、田寨。当然,各寨之间还有许多骑帐无法归靠任何城镇,对于这些地区,唐军则照旧例维持骑帐,只不过希望他们尽快改成唐姓,骑帐之称也在变化,逐渐改为村或者庄。

  莱赫人对于唐人的举动非常感兴趣,他们看出来了,唐军虽然作战艰苦,但真正的精力却是花在庶务之上,各地城守虽然频频告急,但却对‘唐化’更为上心,仿佛让领民们改换姓氏,是比募兵杀敌更为紧迫的事情。莱赫商人们有时候不禁纳闷:莫非唐军并不担心如今的战局吗?

  莱赫人却清楚得很,乌苏拉人已经在尼塔行省募集了六千多佣兵,虽然大部分佣兵都是临时武装起来的诺曼农夫,但是这个人数还是很恐怖的。也怪乌苏拉人一开始犹犹豫豫,没有全力支持塞米公爵,如果战乱刚刚开始的时候,乌苏拉人就彻底倒向塞米公爵,直接雇佣六千佣兵增强塞米公爵,现在的乌苏拉人早该和塞米公爵商量怎么分配土地的事情了吧?

  莱赫人也没有闲着,唐军每一次取胜,不论大小,都给了莱赫人信心,这种信心传回了莱赫之后,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援助。

  布尔萨地区的莱赫商行,终于脱离了罗斯地区的莱赫商行,成了共和国最新的贸易商区。

  莱赫共和国内,各个商人家庭听闻了风声,对布尔萨地区的新商区都很感兴趣。被乌苏拉人封锁了东方航路之后,莱赫人一直在寻求更东方的贸易点。这次战争之后,如果唐人彻底地倒向莱赫人,那就不是乌苏拉人封锁莱赫了,而是莱赫依托唐人的海岸线,直接掐断乌苏拉人的香料贸易。

  莱赫人能看出来的事情,乌苏拉人同样能。如今莱赫人最担心的就是乌苏拉人与唐人讲和:对乌苏拉人来说,这只不过是一次决策上的失误,他们有多余的钱财进行弥补,但对莱赫人来说,这却是最近几十年来,共和国翻身的最好机会。

  第一批抵达瑞德的上百莱赫佣兵就位之后,莱赫的布尔萨商会立刻找到了唐军,要求唐军拿出五枚金丸作为抵押。如果唐军能够支付这些金子,莱赫人将会为唐军雇佣价值二十枚金丸的佣兵。唐军当初为了阻止乌苏拉人劫掠战区的金银,不得不收缴了大批的金银器,将之熔为巨大的金银丸埋入地下,这些金银现在成了唐军最好的筹码。莱赫人最开始还以为这就是唐军的习惯,他们看见唐人领地上流通的货币大多是布匹,还以为唐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布匹作为货币的,当他们知道唐人推行布钱是为了对抗掠夺,为此不惜一夜之间改换货币,不由得对唐人更起好奇之心。

  为了筹钱,莱赫共和国的商行出现了一种兑票,十枚银币就能购得一张、这笔钱将会被用来支援唐人作战,等到战争胜利之后,这些兑票可以用来购买唐地贸易的货物,一张兑票可以提走十一枚银币的唐货。莱赫人并不清楚唐货有什么,甚至莱赫本地的商行也不太清楚,但是只要说一说唐人在布尔萨地区,这些莱赫人就会恍然大悟,他们想起了香料、象牙、丝绸、骏马、布尔萨彩砖、安息挂毯以及那种越来越昂贵的郁金香球。莱赫的执政官在一次宴会上当众购入了两千份兑票,莱赫城内的贵族、商人甚至体面的市民也纷纷效仿,他们或许并不相信唐地的贸易会赚钱,但是他们愿意借此讨好亲近唐人的执政官。

  在莱赫的造船场中,三艘散发着新木料独特香气的船只正在修建之中,这三艘船中,有一艘已经接近完成,一些老水手正在船体内外仔细检查,过几天它就会被拖到码头做下水试航,第二艘正在进行最后的维修,甲板已经铺就而成,一群工匠正在检查船壳的弧度,这些工匠都是极为苛刻的行会领袖,一有不合意,就会下令返工,第三艘的进度稍慢,如今还能看见船骨,端坐在船艄头的学徒们用手帕捂着鼻子,正在使用刨子从木料上擦下雪片一样的木屑。

  造船场内一片忙碌。

  水手之中,不乏皮克岛来的移民,皮克岛的造船传统可以追溯到海盗时代,许多皮克岛船夫本身就是海盗的后代。皮克岛的船夫在造船的时候,总会唱起皮克诸岛西部一个圆形小岛上的民谣。这种民谣的曲调悠扬神秘,皮克岛的少女们唱起来更是如同天籁。

  “谁来耕耘?谁来播种?

  谁还会在意羊群?把它们修剪干净?

  谷物未曾打过,便在院中堆放,

  因为琼尼已经出发去对抗卑鄙的托莱王。

  来自伯尼的少女,就寝时满带悲伤

  风笛手回到家中,在火炉边鼓起了他的风箱。”

  这首民谣是唱的皮克诸岛与托莱人作战的故事,不过到了莱赫人这里,歌词很快变成赞颂唐人少女的故事:唐人少女独自操持着家务,她的情郎已经提着长矛参军,去对抗卑劣无比的乌苏拉执政官去了。

  对于遥远的盟友,普通莱赫市民总会生出无限的好感,尤其在面对共同的威胁的时候,这种好感甚至比对同胞的亲近还要深――这种虚构的亲切,往往在两国居民真的见面之后,就会烟消云散。

  在托利亚的唐人或许不知道,他们在莱赫的名声已经变得越来越响亮。只不过,莱赫市民听到的唐人形象与唐人真正的样子相差太远,许多莱赫商人巧妙地将唐人和一个诺曼传说联系了起来,他们说唐人是那位神秘的诺曼祭祀王的子嗣,流落在遥远的东方,维持着远古时期的纯洁教义,是诺曼信仰诸族的一支。这种浪漫的传说或者不如说是谣,让许多莱赫的苦修士都想出发去唐地看看,如果唐地真的保持着上古时期的诺曼教义,那么许多神学家是愿意花费一辈子去研究这个神秘的教会的。

  瑞德城。

  舰队的身影已经清晰可见,有好几次人群会没由来地发出欢呼,但是很快就偃旗息鼓,因为喊得嗓子都疼了,除了引来周围人的讪笑声什么都得不到,舰队依然在不紧不慢地靠近着。

  昨天,有一艘来自西部海域的乌苏拉大船抵达了近海,并且向城内派出了小艇通报消息。如果在平日,瑞德城守或许通传城内,说“咱们不争气的伏波郎官回来了”,可是由于校尉舰队的返航,一切好消息都变得无足轻重起来。城内的居民明显受到了这种情绪的感染,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,就好像在重大的庆祝活动之前,所有的人都只不过在假装忙着,实际上内心都在等待着盛典的到来,已经没有心思想别的了。

  在瑞德居民之中,诺曼人的情绪属于比较平稳的。他们羡慕其他居民亲近唐军士兵的样子,但是他们知道,在瑞德城内,他们依然需要小心谨慎,并且他们也有自知之明,即便他们想要加入庆祝者的行列,城内的唐人和归义人也未必会接纳他们。当居民们纷纷涌向码头的时候,诺曼人则开始磨制面粉、烹饪食物、接替归义人的工作让城镇维持运转。瑞德城内的诺曼人的身份不再敏感了,唐军如同许诺的那样,只要诺曼人遵守规矩在城内老实活着,唐军就会保护他们。甚至在诺曼人的行会重组的时候,唐军也欣然同意,但是唐军废除了过去行会独立于城镇治理之外的传统,如今的行会都需要接受城守的调遣:行会要遵从城守的安排生产货物,作为回报,城守会补偿他们在贸易中的损失,并且替他们和商人们讨价还价。对于这种改变,诺曼行会很快就接受了,行会能够恢复,未来让诺曼人成为与唐人毫无区别的市民并不是难事。

  诺曼人组建行会的时候,归义人也在组织社区,不过归义人明显是受到了唐人的影响,他们一开始就放弃了行会,而是以各个工场作为纽带团结起来。乌苏拉人、莱赫人都在城内资助了工场,瑞德城的工场的赚头极大,唐人的财货全部经由瑞德吞吐,只要工场开工,就能赚得丰厚的回报。但是凡事都是有好有坏,哈桑很快就针对工场制定了高昂的场税,场税之高,让许多家财不丰的商人望而却步。与此同时,唐军却免除了粮税,约定十年之内只需缴纳按亩额定的贡粮即可,十年之后,粮税十抽其一,损耗自担。果园、麻圃、桑园、鱼池,则例收园税,例以三十抽一。场税却非常苛刻,除了要缴纳定额的征货之外,得利与官家平分。城内的作坊、工场主对于唐军近乎苛刻的征税极为不满,没有一个自由市或者共和国会征收这么高昂的场税的。没想到哈桑告诉这些作坊主,如果不满可以将产业移到鲁瓦城甚至布尔萨,那些地方的场税很低,得利不过八抽其一。抱怨归抱怨,作坊、工场主却明显没有内迁的意思,瑞德城是唐地贸易的枢纽,在这里消息灵便、货源充足、商旅辐凑,即便场税高昂也极有赚头,如果去了鲁瓦城,除非内陆城镇恢复繁荣,不然生产货物是赚不到钱的。

  在瑞德城,哈桑被人们取了外号,叫做‘刮骨刀’,只要发现唐军没有注意到新生意,哈桑一定会想办法为唐军赚钱,就像刮骨刀一样,遇到鲜肉总要去割上一刀。商人们对哈桑大多痛恨,但却掀不起反对哈桑的浪潮来,因为唐军免除未来十年的粮税也是哈桑的主意,这让哈桑在平民之中的声誉很好,即便是城镇市民,也知道哈桑此举会让粮食变得便宜起来,对于商人们的挑拨,市民们虽然会听,但却不一定会信。瑞德城的贸易变得繁荣之后,唐军的收入大多依靠各地矿山、场税、贸易,贸易则是唐军收入之中的大头。莱赫人也欣然让尼塔地区的贸易航路以瑞德作为转运点,每次莱赫商船过境,唐军就能得到一笔收入,当然,这些收入看不到金银的,唐军全部把它们预支来换取莱赫人的粮食等物资了。

  虽然大多数唐人依然不相信单靠贸易就能供应国帑,但哈桑正在让他们逐渐适应这种生活,哈桑的理想正在一点点地变成现实:总有一天,唐地会变得庄园密集、田亩肥沃、粮食便宜如水、移民纷纷来投、商路繁忙,工匠们走进作坊,生产的货物只要装上了船就能获利十倍!等到城镇繁荣、村庄人口繁庶之后,唐人领地甚至不用依靠西部世界的城镇,只需满足自家的城镇就能立足。今天的哈桑也离开了内堡,在码头边上翘首以盼,有许多事情,唐人领地的任何人都做不了决定,只有舰队中的校尉能够裁决。哈桑相信,校尉会赞同他的想法的。

  舰队已经很近了。

  码头上吹响的号角,已经能够听见隐隐约约地回应。

  桅杆上高高飘扬的唐旗,如同红色的流云追随着唐人的舰队一般。

  很快,码头上的唐人们发现了一件古怪的事情――舰队竟然将那艘乌苏拉来的战船列为首舰,舰队逐渐分列两侧,任由伏波郎官的大船前行开路。

  瑞德城内飘满了热食的香气:面饼、烤肉、诺曼浓汤、布尔萨辣汤、安息热蜜、尼塔软糕、罗斯炖菜。唐人以惊人的速度吸收了移民们带来的新菜,但唐人并不是烹饪的好学生,他们毫不尊重老师,异国的饭菜经了唐人的手,立刻就会被唐人改良,他们往诺曼浓汤里面加了一种香气古怪的菜叶、他们往布尔萨辣汤里面加碎面团、他们往安息热蜜里面加果干、他们往尼塔软糕里面加盐、他们往罗斯炖菜里面加鸡内脏,简直亵渎,异族人经常会这样评论唐人的菜肴,但是吃了几口之后```他们发现味道的确还不错,然后感叹其实改一改也挺好。

  瑞德的菜锅就和瑞德城一样,是一巨大的熔炉,唐人正在和诸多异族人一起,被熔炼成为崭新的居民。

  塞满别人的嘴巴,只是唐人的第一步,这之后,还有许多东西会逐渐融合,直到有一天,唐人领地的居民模糊轮廓、融为一体为止。

  终于到了!

  唐军舰队驻泊在了很近的内湾。

  瑞德城的选址很好,码头出海便有天然良港,中小型的船只甚至可以直接靠近码头。

  哭声、笑声、询问声、惊叹声此起彼伏,船上船下的唐军士兵彼此对抛着礼物,船板一放下来船舷,船上的人还没有走下来,码头上的士兵们就一拥而上,与船上的战友欢庆团聚。许多士兵还被战友举起来丢进了水里,如今的海水冰凉刺骨,被丢进水里的士兵一开始还在笑着,笑着笑着就冻青了脸,面部僵硬想笑也笑不出来,狗刨几下上了岸,哆哆嗦嗦去烤火了。

  校尉的船太大,无法入港,他是乘坐着小船抵达码头的。

  舰队的士兵们默契地等待着校尉第一个踏上瑞德。

  码头上的军民和舰队上的士兵们都在扭头看着,看着舰队缝隙之中,满载乘客的小船靠近了码头。

  校尉站在船头,把剑杵在身前,两个安息水手划着船,小船航行极稳,轻轻一碰,就停靠了下来。

  “回家了!”

  瑞德城数千人同时长出了一口气,如同一阵风暴一般的叹息。

  没想到,与章白羽同船的,除了两个水手和一个执戟郎外,都是洛克珊娜号上的难民。

  在万众欢腾的时候,章白羽却扭头对着惶恐不安的工匠难民们说,“你们也回家了,到了瑞德,你们不用再逃了。”

  难民们一阵阵目眩,许多人喜极而泣,他们回忆着恐怖的战乱――他们想起了那个率领纳斯尔人的好心将军、他们想起了诺曼南部的屠杀、他们想起了那个为他们奔波求助的修女、他们想起了西部海岸上如同救世主一样出现的唐人大船。他们的出现没有引起任何疑虑和排斥,瑞德城张开了双手,欢迎着他们,就如同欢迎着瑞德城自己的战士回家。

  上千柄剑在旗帜之下抽出,战士们纷纷呼唤着。

  可是这一次,他们没有呼唤校尉,而是用更加喜悦和崇敬的心情喊出了一个新的字眼。

  “万岁!”“万岁!”“万岁!”

  章白羽惊愕了一下,但却很快坦然接受了欢呼,章白羽走向了他的士兵们。

  士兵们将章白羽举了起来,把他扶上了白马,簇拥在他的身边。

  一个莱赫人掏出了牛皮手札,记录了瑞德城当日的盛况,“唐人领主返回的时候,领民们欢迎他如同欢迎一位国王。”

  瑞德城门。

  已经到了下午,城门终于关闭了。

  那些来不及出城的居民今天晚上就要在城内落脚了,校尉回来后,瑞德城内一时人满为患,很多人要挤在酒馆、拳室、仓库之中过夜了。

  城墙上的士兵轮值守城,纷纷大骂运气不好,他们都很想去欢迎校尉的。

  他们谈笑着,猜测那些胆敢进攻唐人领地的人,如今该是怎么样的一副哭丧脸。

  不久后,城门外一名游骑抵达了。

  “准备开门!”游骑喊道,“韩家娘来了!”

  守城的士兵不知道他们来自托利亚,便好奇地问道,“哪个韩家娘?”

  游骑却理解错了,他喊道,“两个都来了!”

 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?

 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,,精彩!

  (王国的建立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8420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8420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