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布与剑_王国的建立
笔趣阁 > 王国的建立 > 第十四章 布与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四章 布与剑

  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点击/收藏到桌面

  第十四章布与剑

  良家子营训不过两批,就遇到了招募。

  在南郡,各城的乡老都得到了城守的召见,返回家乡后,乡老们便开始召集各村头人,与其商定征召良家子之事。

  南郡每一城都设有箭场,这是都护亲自命令修筑的,男女十二以上,都要前去学习箭术,女子十四岁以后不再做要求,男子则必须学到十八岁,直到射箭成为习惯为止。

  如今,箭场纷纷变成了点兵之处。

  南郡良家子开始从各个村庄告别亲人,背着长矛和粮食,朝着点兵场奔赴而去。

  只不过,新募的良家子并没有被编入军中,他们甚至没有接管南郡的戍守之役。大多数良家子被委派了老兵,开始营训。约定营训三月一休,每休十日。已经接受过营训的良家子,则被委派巡视海岸,开始承担起了郡兵的职责。

  郡兵则朝着本地城镇汇聚而去,当城镇汇聚的郡兵超过三百人时,就会有郎官率部朝着临湖城集结。

  南郡被下令集结郡兵的城镇有六个,瑞德、棠、泽口、栾、受降、定。

  这些地区集结了超过两千人的郡兵。在郡兵之后,还有更多的民夫、差役应募。大道之上,军人来往不绝。

  都护府在战争的间隙就开始下令拓整道路,现在终于收到了好处。

  兵士集结的速度明显比起之前要快出许多,四天的脚程缩短为三天,路上粮秣的损耗也降低了许多。

  临湖城内,都护府三营离开了城市,驻扎到了城西的兵营之中。

  怀远营则向东,驻扎在受降城北面的大道口,他们要在这里等待收编怀远郡的九百多士兵:其中一半是郡兵,另一半则是布尔萨骑帐兵。

  每一天,在临湖兵营外,都有新的郡兵抵达。多则上百人,少则数十人。

  大部分郡兵虽然携带着铠甲兵器,但是进入兵营之后,依旧会被授予新的装备。

  临湖城内囤聚了大量的铠甲,除开接管诺曼铠甲之外,还有当初安息人来不及毁坏的铁甲。因为唐军颇为厌恶安息军甲,所以安息铠甲大多被拆下了铁片,重缀制成了唐甲。

  一千五百人的唐军三营很快就扩充到了两千人,接着是三千二百人。

  都护营扩大了一倍之后,章白羽停止扩充兵士,但依旧将源源不断抵达的郡兵补充到各郎队中。

  与此同时,章白羽下令就地营训。

  每一郎的人数扩大了,但编制却没有崩坏,军制也没有如同当初东征时那般臃肿。

  新补充进来的郡兵,将会作为预备兵,一旦郎队出现减员,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补充过去。

  虞候队成编了。每一都设一支虞候郎队,专门负责军纪。

  虞候队中的兵士都是最为精锐果决的战士,这一批郎队是军中的刀刃,也是唐军的骨骼。

  昭城周围,紫桥军收编了两支游侠儿大队,将他们列入紫桥军下辖。

  得知都护府遭遇入侵后,游侠儿各个奋勇请战。这些游侠儿的前途都在战场上,战争开始之后,人人都有占土求封之念。

  紫桥军三百骑扩充到了四百骑,下辖两个游侠儿大队被编成了三个郎队,每一郎五十骑,配四马,马有不足则由紫桥军代为补齐。

  在返回临湖受命之前,紫桥军率领游侠儿西出昭城,进入了西部领主的领地。

  他们沿途焚毁了大量的桥梁、村庄、哨塔,袭扰六日后,从北部穿回。

  紫桥军将沿途地形地貌绘制成图,交给边境的游侠儿,命他们再度进入西部领地劫掠。

  西部领主的粮仓、已经播种的庄园、精心修筑的塔楼、哨所、兵营,被游侠儿们像是梳子一样地梳理了一遍。

  过去,游侠儿们西出昭城还束手束脚的—――因为惹事太多,都护府就有可能出面遏制――现在游侠儿们完全无所顾忌。

  这件事情让两方战后争论不休。乌苏拉人指责是唐人挑起的战争,毕竟在西部还没有准备完全之前,唐军的游侠就已经入境劫掠;都护府则指责乌苏拉人挑起了战争,因为当时都护府和莱赫已经结盟,在莱赫商船被攻击的情况下,都护府当然要和莱赫保持一致对乌苏拉人宣战。

  乌苏拉和都护府争执不休,反倒是莱赫人比较淡然,反正两方都承认,是莱赫人先被打了。

  在南郡,可以一眼看出都护府军人的不同。

  良家子们按照族类的不同,装备各异。

  比如唐人良家子,就在身上套着一层木片连缀或者皮革制作的甲衣,装备大多是一根长矛和一张弓,在腰上捆着一壶箭,从肩到腰拴着一束唐式的粮袋。

  布尔萨良家子则偏好皮靴,而且布尔萨人会把皮靴擦得格外光亮。这种风气是诺曼造成的。诺曼人不允许布尔萨人穿靴子,把这当成诺曼人的专属。唐人的统治开始之后,对于皮货完全没有任何限制,这造成了布尔萨人对于皮货的疯狂追求。许多布尔萨年轻人得到了一点点钱,都会去集市上面淘换皮货。布尔萨年轻人也成了三墙城最喜欢的顾客,只要有皮货运送到了布尔萨人聚居的地方,就一定会有人争抢。

  诺曼良家子数量虽然少,但却也比较有特征,他们喜欢穿不同颜色的裤子。在诺曼人看来,衣服的颜色越多,就表示家中的财富越多。都护府对于良家子的家产没有要求,但却对于一家的劳力有要求:如果没有耕种一定的土地,并且每年完纳一定的粮食,这家的年轻人就不会被当成良家子,也不太会被都护府考虑选为兵员。

  在莱赫人与诺曼人看来,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限制了都护府的兵员总数。

  在诺曼,一旦需要征募领民的时候,那些没有土地的居民往往是最好的选择。对于佣兵大队来说,在农村无以谋生的男人也是很好的兵员。这些家伙离开了军队就很难活下去,所以领主们不担心他们的离开。都护府则不同,都护府在招募士兵的时候会考虑他们的忠诚问题。

  对于都护府来说,有些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:自耕农即便不为都护府作战,也会为他们的土地作战。对于这样的子弟,告诉他们保护都护府就是保护自家土地,是更加容易的。

  不过,不管良家子出身何族,他们却都有一个标记,那即是他们的裹头。

  唐式的裹头很好辨认,在战场上,几乎成了交战双方互相识别的依据。

  近年来,唐式的铠甲也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。老唐兵或许浑然不觉,但是等到林中兵南下之后,这种对比就很明显了。林中兵的铠甲虽然破败,但却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唐人式样的,老唐兵的铠甲则有异族风格。

  在唐人领地时期,唐兵的铠甲便开始吸收各族的铠甲之长了。

  比如,一个都护府的唐兵穿着诺曼人的锁子甲也不会有人见怪,在脚上套着诺曼人的皮靴也无人称奇,就是披上布尔萨式或者罗斯式的披风,也不会有人过问。

  定虏军的骑兵,就学着罗斯骑兵一样,在披风下面加上了两片木骨。这种木骨会让骑兵的后背看起来有些驼,但是在骏马飞驰起来时,这种木骨却会发出刺耳吓人的声音,还能托着披风,让它高高地飞扬。一百人的骑兵队伍,就能跑出三四百人的声势来。

  帕拉多克斯印象深刻的倒不是唐兵集结的速度,而是唐军的纪律以及近来的见闻。

  帕拉多克斯记载:“唐人的大公爵,也就是都护阁下有一次训斥他的士兵。据说,是因为营中有人带了女人进来,但是出事的那个郎队的士兵彼此包庇,怎么也不承认是谁带来的。带着女人进入军营,这种事情在莱赫军队或者乌苏拉军队之中并不是少见。一支军队失去补给之后,总会有大批的居民、军需商、妓女、洗衣妇尾随他们的,到了那个时候,谁还会过问女人这种事情呢?可是都护阁下很不满意,他告诉士兵,说之前从来没有出过这种事情。不过么,我倒是听说,唐军当初在勒庞登陆之后,屁股后面也是跟过妓女和洗衣妇的,都护现在不承认了,我也不好拆穿。”

  “天空下起了雨,都护阁下就站在雨中给士兵们说话,数千士兵竟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,这真是叫人称奇。这些士兵如同塑像,浑然不在乎雨水落在头顶。最终,一个士兵站了出来,承认是他带着女人进了军营。这个士兵被收缴了装备,发了一笔饷钱,被逐出了军队。这个士兵嚎啕大哭,我分辨不出来是真是假。接着,这个士兵所在的郎队遭到了处罚,郎官被调到了另一个郎队担任副郎,两个虞候伍进入了郎队,据说要整肃一个月。”

  “当时有不少人在场,我和几个莱赫朋友猜测,这大概是做给我们看的。”

  “几天后,我听人说,唐军士兵时常聚集在一起听训,尤其是在一天的营训之后。有时是都护,有时是一名布尔萨行省的都尉,有时则是长史。都护府的官员们会告诉士兵,如今又有谁参加了乌苏拉人的贼军,如果要保护家国,必须奋起反击。”

  “我不知道普通的唐军士兵知不知道他们的敌人来自哪里,反正我听了这些话之后,倒是感觉非常吓人。这个叫做都护府的公爵领,几乎招惹了所有的邻居――除了安息人。”

  “我不知道安息人是如何看待都护府的。唐军崛起的时候,是安息人的兵仆,这不是我的猜测,而是都护大人亲自给我承认的。他说当初加入安息大军时,他们要为部落民收集粮秣,还要承担修筑城市的责任,后来被洛泰尔派到了托利亚山区,情况才开始好转。洛泰尔真是一个奇妙的人,曾经的安息将军,现在的诺曼皇位宣称者。如果洛泰尔真的夺取了他想要的东西,那情况就奇妙了。他会怎么对待曾经的封臣章白羽?他又会怎么对待曾经的封君沙阿沙?”

  “我不太清楚未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的。我只看见每天都有大批的唐兵聚集而来,每一条石道上,都有来回巡逻的武装平民,唐人管他们叫做良家子。”

  “这些武装平民看起来身体很结实,使用武器的技巧也不错,虽说比不上佣兵,但比匆匆拉过来凑数的农夫要强得多。武装平民之外,还有许多装备一般的领地士兵,唐人管他们叫做郡兵,大概是守卫郡(一种唐人的直辖领地,都护可以凭借个人好恶,随意地替换一个郡的长官—――帕拉多克斯注)的士兵。这些领地士兵的装备,比良家子要好很多,大部分人有靴子、盾牌、头盔和弓箭。每十个郡兵,都有六个民夫、一辆大车、四头牛或者两匹马尾随其后。那些牲畜情况很差,我见到好几头都属于垂死的状态,路边也有不少牲畜活活地累死。这些郡兵没有把最好的牲口用在转运上,因为郡兵只要带着的装备抵达临湖城,都护府就会安排他们的伙食,并且有长史为他们解决粮秣问题,每个郎队还会配发新的牲畜。”

  “说完了郡兵,就要说一说唐军的精锐了。”

  “在都护府,最精锐的士兵,被称为营兵。我知道的营有两个,属于都护的大营,大概有两千人,属于一个布尔萨唐人的小营,大概六百人。据说,在布尔萨行省,唐人还有这样的一个营。营兵装备很好,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,远远地看上去,就好像在地面洒满了银箔,太阳出来的时候,铠甲闪闪耀眼。其他的唐军士兵的衣着各有不同,但是营兵却必定只有两种颜色的夹衣(一种唐式的软衣,使用厚布或者安息棉制成――帕拉多克斯注)红色和黑色。看见这两种颜色混杂在一起,我就深深地感到恐惧。六年前莱赫市民暴动,就会打出了这种颜色的旗帜,我不幸惨遭那些起义市民的殴打,至今噩梦不断,我少那颗牙齿,就是当时被打掉的。”

  “除开铠甲,营兵的食物也是我见过的所有军队中算好的。牛肉和马肉是禁食的,因为都护府缺乏畜力,取而代之的是羊肉、猪肉和鸭肉的丰足供应。因为禽类要用来下蛋,所以鸭肉充作肉食的比例还要低于羊肉和猪肉。唐人的牧民很聪明,他们从乌苏拉人那里学会了四圃制,在与乌苏拉人关系良好时,想办法要来了高产的苜蓿和其他牲畜爱吃的食物。”

  “有一个唐兵曾经跟我抱怨,说羊肉吃得想吐,猪肉吃得没有味道,还是想吃牛肉。我问他,都护府不是禁止吃牛肉吗,他从哪里吃过的?这个唐兵说,虽然禁食牛马,但对死于意外的牛,还是允许士兵们按市价两倍的价钱购买后食用的。士兵说,最开始都是按照市价出售死牛肉,结果有不少民夫和士兵们串通起来,故意摔死牛只,后来哈桑才在军中推行高价出售死牛的做法,这种办法好不好,现在还说不准。”

  “在森林里面,许多诺曼人也都找到了活干,他们开始在里面养猪卖给唐人。这些森林过去是领主的私产,不允许领民进去打猎。都护府开放了森林,但维持了诺曼人设置的巡林官,只不过巡林官的任务已经变化了,他不再为领主保护野鹿,而是为都护府去收集林货。在林中居住的村民需要给巡林官上缴木材、树脂、蜂蜜、皮货,作为回报,都护府允许他们在林中居住,遇到匪患时,也会保护他们。”

  “诺曼的养猪人不久之后就开始离开森林,毕竟他们躲入森林是为了躲避战争,战争结束之后,森林的生活就显得清苦无聊了。这些诺曼人赶着猪群前往城镇周围安居,开始像唐人一样缴纳赋税,总的来说,过的比在林地中要好不少。”

  “营兵的粮食除开肉食外,还会食用大量的鱼肉。这倒不是因为宗教原因,而是因为有些老兵发现,滨海的郎队吃了鱼后,晚上不会变成瞎子。这倒是闻所未闻,就连唐人也不懂究竟是鱼肉治好了眼睛,还是别的东西治好的。有一批人还一口咬定,肯定是海盐对夜盲有奇效。不论如何,唐军把鱼加进了军需物资里面。马恩吉湖的鱼在围城期间大量减少了,虽然还有鱼群的踪迹,但却不足以供应足够的鱼肉。临湖城的营兵就吃着从棠城甚至瑞德运来的鱼肉。”

  “唐兵吃的鱼肉不太新鲜,属于熏鱼,是按照唐人的做法熏制的:他们剖开鱼腹,掏出内脏,用小木棍将鱼撑成圆盘,再用香气很浓的树叶熏制。直到鱼肉脂肪流淌,呲呲作响,才会扑灭明火,用浓烈的黑烟将鱼肉熏到发黑。这种鱼被唐兵戏称为‘炭渣鱼’,有些手艺不好的渔夫熏出来的鱼肉,的确一股炭渣味。鱼肉中的上品,则是用盐腌制的鱼,这是所有唐兵都喜欢的。有些鱼肉因为用盐太多,在表面都结成了盐壳,完全无法食用,都被唐兵直接拿来当成盐来使用了:要煮汤的时候,就把这种鱼肉切一块丢进去,于是一锅炖菜都有了咸味。”

  “说了这些吃的,莱赫城的市民们肯定会觉得,也不怎么样嘛。那你们可能是没有见过诺曼军营、莱赫军营或者乌苏拉军营的样子,驻扎在城镇周围的时候,这些军营吃的东西当然好过都护府,但是远离城镇的时候,你们如果去看一看那些军营在吃什么,就会明白都护府要提供这支军队的食物,得花费多少精力。如果没有都护阁下的资助,我敢保证,整个莱赫城,没有一个军需品商敢接这笔生意。”

  “前几天,布尔萨行省的郡兵也抵达了尼塔,他们被一位将军收编了。现在,那位将军拥有了一千二百名士兵,他很快离开了大道,朝西绕过了马恩吉湖,与都护阁下合兵一处。都护阁下在临湖城聚集了六千名左右的士兵,或许更多,我不知道,因为第二天一早就有人告诉我,都护大人消失了。”

  “我出城的时候,已经听不见军号,也看不见遍地的士兵了。很奇怪,六千人的庞大军队消失后,临湖城的居民仿佛浑然不觉。城内的市集照常开放,唐人的备官在城内各地悬挂着当日的粮价牌。备官还是和过去一样,告诉全体市民,谁敢把粮食抬过这个价,市民就可以找到都护府报告。一个小时之内,都护府的食货郎就会前来查看。都护府就这样挤走了一大批试图在临湖玩弄粮价的西部商人。”

  “都护去什么地方了?这个问题让城内的莱赫人一阵疑惑,大家无从得知外面的消息,因为刚刚有备官来告诉我们,临湖城从那天开始戒严。”

  “我的一个朋友前一段时间给都护献上了一瓶酒,前几天被带去问话,很快又被释放。他回来之后告诉我说,他的酒被乌苏拉人下了毒,真是倒霉透顶。如果他不是我的朋友,如果他的儿子不是在和乌苏拉人作战时阵亡,我会很好奇都护府为何能释放他。”

  “夜幕降临的时候,城内已经没有声音了。我这才明白了唐人设立甲坊的初衷。唐兵告诉所有的居民,入夜之后不得离开甲坊,否则将会被逮捕。因为甲坊的存在,城内的居民变得更好控制了。即便一个甲坊出现了动荡,也很难波及到别的地方。偶尔有唐军士兵在街上巡逻,吆喝着我听不懂的号子,我听见了‘火’这个唐字,应该是在告诫居民提防间谍纵火之类的。”

  “临湖城很安静,莱赫人聚居的甲坊却很热闹,我们不能前往外街,但在坊内却能自由行动。”

  “我和几位体面的绅士聊了聊生意,又聊了聊战争,最后果然还是聊到女人身上去了。据说瑞德城有很不错的交际花,我在莱赫就听说过,如果有机会,我倒是很想去看看。”

  “今天的月亮很模糊,天气很闷,可能后半夜会下雨,可能明天早上会下雨。”

  “都护府的居民好像不太在乎战争。今天早上,食货郎前来跟我说,今年的布料,他们已经开始着手筹备了:五千匹丝绸,一千匹珍品、一千匹佳品、两千匹上品、一千匹中品。”

  “诶,说什么好呢?我就知道,‘下’这个品级设置出来就是个噱头。”

  “布料和战争,都护府究竟把那个看得更重呢?”

 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?

 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,,精彩!

  (王国的建立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8420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8420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