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临湖_王国的建立
笔趣阁 > 王国的建立 > 第四十二章 临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二章 临湖

  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点击/收藏到桌面

  第四十二章临湖

  格城被唐军攻克,紧随其后,诺曼人南下的远征军也已溃散。

  古河郡尚在负隅顽抗的城镇、要塞、堡垒纷纷抛弃了帝国旗帜,等待着唐军的接收。

  领主们则开始朝着临湖城汇聚而去,他们不愿意对唐人首领投降,因为据说唐人首领极为残暴,经常会随性处决贵人,但在临湖城,唐人首领任命的一位宰相—――唐人称之为长史—――却颇为温和。

  在临湖城,唐军最初发布的政令依旧有人承认,那里的唐人官员对前去投奔的贵族会网开一面,并会痛快地给予唐男的头衔。

  一年多之前,唐男还是所有人的笑柄,没有一个领主愿意心甘情愿的任人压榨。

  到了今天,唐男反而成为了众多领主羡慕不已的头衔。

  成为唐男,失去很多,拒绝唐男,则失去一切。

  临湖城的唐人官员很惊讶,他们发现素来敌视唐军的古河领主,竟然对于唐男的参勤极为熟悉。

  都护、长史说过的话、发布过的政令,这些小领主竟然全部仔细收集着。

  在约定参勤义务的时候,长史府的官员还没有说话,这些领主们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,并且恭顺地告诉唐人官员,“我们都明白,什么都明白,没有什么不明白的。”

  在东部连续两次胜利传来后,临湖城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面迎来了二十多个古河、诺曼甚至罗斯领主。

  这些领主盘踞在各地,据守着坚固而难以攻克的城堡。

  长史府从这些人的手中索要到了许多的地契、文书、印章。

  其中最珍贵的则是多年前的帝国官员留下来的尼塔籍册。

  这些古籍可以追溯极远,甚至还有一些古籍据称来自两千多年前,是异教时代的诺曼人祖先留下的。

  大多数古籍已经朽坏难以复原,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抄纸卷的东西,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碎裂,再小心谨慎的唐人吏员都不能将它们完整地展开,一看其中究竟。

  古河唐男们被软禁了起来,但他们的随从则被释放返回领地。

  长史府要确认他们的确是各地的领主,而不是他们送来的替死鬼。

  此外,唐军也要确保接管了那些城镇、堡垒之后,才能正式任命唐男。

  让新唐男感到诧异的是,他们首先接到的参勤之务,是拆除遍布乡村的城堡、塔楼和要塞。

  古河郡的领主们对于这个要求非常不满。

  唐人即便索要他们所有的财产,甚至要走他们的侍妾,都没有问题,可是要他们自行拆除堡垒,那就太苛刻了。

  对于士兵不多的领主们来说,城堡是最后的依靠。

  只要不直接面对唐军主力的进攻,一座城堡封闭了大门,就能把封君的威严、政令、征召书拒之门外。

  当初维修这些城堡,可是花了大价钱的。

  一个简陋的城堡需要耗时两年完成,如果要给城堡加上城碟、箭塔、楔形边角、城壕,那没有六七年的时间根本无法做到。

  诺曼人留下来的城堡多半年久失修,将这些城堡修复,也需要花许多钱。

  现在还有许多小领主欠着乌苏拉人的钱,都指望着变成唐男顺便赖账的。

  拆除城堡,就好像逼着他们不穿衣服在大街上跳舞一样。

  软禁中的唐男即便被分开关押,但却默契地一同拒绝了长史府的要求。

  长史府送来的文书,他们只愿意签署那些承认新封君、奉行唐金币、提供征召兵的义务,对于拆除城堡之事,却绝不松口。

  长史府让这些古河领主回家去,等着唐军上门好了,这些唐男也颇为硬气。

  “都护府大公既然想要招揽我们,那就是说,都护府大公已经权衡过了:他觉得拔掉我们的城堡不划算,他也知道,承认我们的权力对他有好处。”

  长史府不再白费口舌。

  有一名唐军吏员将一块木牌竖在了唐男们每天报备时的毕竟之路上。

  “都护尚有三十日返回。”

  “都护尚有二十九日返回。”

  ```

  “都护尚有七日的返回。”

  就在这一天,唐人撤走了木牌。

  整个临湖城都在忙碌,筹办着迎接都护返回的仪式。

  各地都在朝临湖城输送人口。

  在战事紧张的时候,迁徙人口的规模下降了,最少的时候,每天只有十多个诺曼农夫入城。

  到了现在,乌苏拉人在沿海的围困越来越力不从心,大量的居民被城守们迁出了村落,让他们前往临湖城来充实人口、恢复生产和贸易。

  将人口迁入城市是有好处的,都护府一直在敦促各地城守将诺曼人迁入城镇。

  南郡初定的时候,城守们严格地按照都护府的法令,往城镇之中安置流民、招揽土地贫瘠地区的诺曼人入城、从森林之中劝说避难的居民出来。

  一两年之后,城守们就有些懈怠了。

  最熟悉南郡农时和物产的,无疑是诺曼农夫。将诺曼农夫留在乡村,只要经过一年的修养,他们就会提供许多粮食。可是若要将这些诺曼人抽调进去城镇,城守们就会面临粮赋匮乏的问题。

  城镇之中,也未必有足够的活可做。

  对于归义人,都护府还要保证平价提供粮食、强制让十岁的孩子进公塾半年,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销。

  此外,诺曼人会将粮种、农具、牲畜全部带走,新移民们接管的是一片片荒地,就连粮种也要城守供应。

  许多新移民自己也非常不满,“咱们都护府打了胜仗,反倒让诺曼小儿去城内享乐!我们却还要苦苦耙田!若是田园丰美就算了,这里就是个烂摊子,都护喜欢唐人,都护府的狗官却袒护外族。”

  越来越烦难复杂的治情,让城守们不再积极地迁徙诺曼人入城,反倒是尽量遵从旧例,只要诺曼人按时纳粮交赋,其余的事情就不管不问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  许多城镇之中被摧毁的教堂,在乡村地区被重新修筑起来。

  有一些村落,如果没有当地教士的协助,唐人的征粮官就寸步难行。

  在瑞德城,一个备官悄悄地改宗了诺曼教,被发现后遭到了免职。

  那个备官想不通选择了自尽。

  瑞德北部的许多小教区立刻为那个备官送葬祝圣。

  不止一个教士对村民们说,‘这是个好开始,唐人终会皈依我主’。

  瑞德城守发现北部诺曼人正在聚集,便派出了郎队前去查看。

  知道了事情始末后,瑞德城守苦笑不得,对给备官送葬的诺曼人群,唐兵们驱逐也不是、不管也不是。

  乌苏拉人寇略海疆的时候,严格执行迁徙令的城镇立刻享到了好处。

  只要是有唐人定居的地区,不论海寇们选择什么样的路线,消息都会飞快地传到城守府。

  海寇在寻找当地人帮助的时候,唐人会组建村社弓箭队四处协防。郡兵抵达之前,唐人就会自发组织反抗。在郡兵抵达后,唐人农夫就会听从郡兵调遣。

  反观那些维持诺曼人现状的城镇,则吃尽了苦头。

  对都护府忠心耿耿的村庄也有,但这些村庄独木难支。周围憎恶它们的村落,还会将海寇引去祸害它们。

  许多诺曼人对都护府极为冷漠,甚至仇恨。

  海寇抵达的时候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给养和向导。

  有几个村庄,男人甚至为海寇划船。

  归义司早就将经验告诉过唐地的城守:进入城镇的诺曼人,时刻与唐人接触,对都护府即便谈不上亲近,也算是熟悉,这样的异族人更容易教化,成为归义人后,从贼的人会越来越少。

  此外,城镇中的归义人,子弟会被强制纳入唐塾半年到一年。许多小孩会和唐人的孩子成为朋友,这样的人长大之后,愿意亲附唐人可能性更高。

  城镇之中不像是乡村,如果不融入唐人,他们就会生活困顿、没有着落。

  与外人频繁接触,更容易让外族人融入唐人城镇之中—――当这些外族人看见归义人的官吏时,便会主动地生出亲附的愿望。

  在彼此隔绝的乡村地区,外族人几乎不会选择归义:因为在偏远的地方,归义不光没好处,还是有危险的。

  诺曼人之中有许多‘猎杀者’,大多都是之前诺曼教士率领。他们不敢袭击唐人,但却会疯狂地袭击那些归义人。许多村庄的居民还经常被来路不明的陌生人威胁,如果敢归义,就会全家被杀死。

  迁徙令从短期来看,的确是耗费巨大、收效缓慢的政令,可是从长期看,却会让都护府越来越稳固、民心越来越归一。

  许多城守口口声声地吹嘘‘顺应流俗,两年而州县大治’,结果两年不到,乌苏拉人来了,局面一时不可收拾。

  乌苏拉人的海寇逐渐消弭后,各个城镇,也重新执行起了严格的迁徙令。

  在唐军初定南郡的时候,迁徙会容易很多。

  当时的流民同样困难。乡村地区有许多盗贼和劫匪。唐人派出的士兵往往会被许多诺曼村民挽留在村中,希望他们留下来担任保护着的角色。

  现在,安息人的乱兵、诺曼人的强盗骑士、罗斯人的劫掠者已经被唐军肃清,脑袋在城墙上晒成了黑色,又被唐军士兵一把火烧掉。

  唐军很喜欢将敌人的尸体埋葬在城墙脚底下,有人猜测这是唐人一种古怪的祭祀。

  唐人还会从各地找来花匠,在埋骨堆上种植花朵。

  从伊兹米塔到瑞德、从棠城到三墙城,每一个在春夏交替之时入城的平民,都会被旺盛开放的鲜花吸引。

  不知情的外乡人会觉得赏心悦目,本地人却只敢急匆匆穿过,不敢扭头看这些花丛一眼。

  许多迷信的诺曼人声称,入夜之后,花海之中会有无头的幽灵站起来,四处徘徊。

  他们说,花朵是唐人禁锢亡灵的法阵,这些亡灵会永远被禁锢在这里,直到唐人开恩铲除花圃为止。

  就如可怕的土匪变作了花朵,乡村重新变得平静起来。

  诺曼农夫们,也不再愿意离开家园了。在开垦了几季后,他们的眷恋尤多。

  唐人再次迁徙诺曼人的时候,会遇到非常多的抵触。

  许多诺曼农夫觉得唐人而无信:当初许诺他们缴纳粮食就好,现在却又要让他们滚开。

  抗拒迁徙的骚动此起彼伏,许多时候,城守们只能先将林中人迁徙而来,对两族冲突不管不问,最后让诺曼村民自己受不了了主动要求迁徙。

  诺曼居民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温顺和服从了。

  他们觉得是被从家园放逐出来的。

  离开故园的时候,这些诺曼人目光阴郁,看着林中人欢天喜地迁入自家村庄,除了仇恨,他们想不到别的。

  各个城镇会首先将城镇居民安置在一起,富裕的唐人城镇会修筑诺曼式的寓楼,寓楼的顶端改造城了唐式的飞檐瓦片顶,贫穷一些的城镇,则会修筑军队式样的大屋。

  修筑大屋,是所有的唐军士兵都要学会的技能。

  唐军也有类似诺曼军团‘冬营’一样的永久营地。

  如果唐军要在一个地方驻扎月余,那么粗布帐篷就已经足够;

  如果时间超过一年,那么就需要修筑大屋;

  各郡的都尉府驻地,士兵会可能四五年都会驻扎在一个地方。那么唐军就会将大屋逐渐改造为石砖建筑。

  都尉府周围的居民,都将唐军长期驻扎的地方叫做‘某某军’。

  比如南郡都尉府修筑在临湖以西,此地被人称为南府军;

  怀远都尉府修筑在三墙东北六十多里的地方,被人称为怀远军;

  新林都尉府钻进了深山之中。

  所有的文书、旗杖、都尉符文,全被装在一个个箱子里,挂在骡子的两边翻山越岭。

  于是布尔萨山民将这些山道称为‘新林军道’,或者简称‘军道’。

  唐军士兵的眷属也被安置在这些地方。

  唐军士兵离开的时候,会专门派出一个郎前来看护眷属。

  南府军和怀远军,听起来都是森严肃杀的地名,可是进入其中,却会看见遍地都是大肚的新妇或者抱着婴儿的女眷。

  孩子多半幼小,需要有人牵着走路。

  妇人之中,地位最高的就是在托利亚山脉跟着唐军走的女人。

  这些女人大多说话有分量,可以裁决大大小小的麻烦事。

  许多唐军士兵见到这些女人也不敢高声说话,谁知道对面的女人是谁的老婆?

  临湖。

  庆祝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。

  莱赫人看见欢欣鼓舞的人群,都以为是乌苏拉人投降了,在询问之后他们才知道,临湖城这般兴高采烈,仅仅只是因为都护和他的士兵要回来了。

  如今莱赫人已经能够分辨‘都护’和‘都护府’的区别,不会再称呼‘都护府大公’了。

  莱赫人走在街头的时候,经常会有人询问他们是什么人,只要回答是莱赫人,他们就会得招待。

  莱赫水手在大海上英勇搏斗的故事,已经被唐人交相传开,这让莱赫人极受欢迎。

  普通的唐人会如数家珍,将外族人分成简单的‘好人’或者‘坏人’。

  如今最恶劣的,应该是乌苏拉人,所有唐人只要说起来了乌苏拉人就会骂。

  唐人也讨厌诺曼人。只不过,许多城镇里面,铁匠和裁缝可能都是诺曼人,每天都要和他们打交道,唐人骂起诺曼人总是瞻前顾后,或者要加一长串的限定‘不在都护府的诺曼人,就都是坏胚’,‘去过唐土的诺曼人,有一个杀一个,绝对不会错的’,‘先前不在都护府,后来又迁徙来的?呃,我不知道,反正乌苏拉人都坏’。

  莱赫人认为,居民们迎接大公和他的军队,主要是为了大公的赏赐。

  大公每次归来,临湖城的居民都不会失望。

  唐军在莱赫人看来,如同共和国的‘植物猎人’,会从各个地区带回珍奇的土产,用来丰盈共和国的花园。

  唐军每次回来,都会携带许多珍贵的苗株。一旦移栽成功,很快这些东西就会成为食物,供应居民的餐桌。

  比如安息薯,最初移栽到临湖城的时候,无人过问。一年之后,有些食铺就开始用很昂贵的价格出售这种食物,安息薯酿造的酒也开始出现。

  第二年,种植安息薯的地块增多,安息薯的价格缓缓下降。

 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用尝鲜的态度去购买几块带回家。

  今年种植安息薯的地块爆发了病疫,许多苗株结斑,随后大片枯萎焦黑。

  都护府的官员如约给了补偿,并且询问农人这是怎么回事。

  一群叫做食货郎的官员,几乎遍访了每一个农夫,询问他们种植安息薯遇到的情况。

  农夫们给出的回答很有意思:他们既担心安息薯枯萎都护府不给补偿,又担心安息薯丰产以至于价贱。

  食货郎还记载,临湖城北边的几个村寨明明安息薯丰收,却对城内散布消息,说安息薯感染疫病绝收。

  都护府的官员送去了粮食补偿,村民却悄悄地把安息薯送到了城镇之中,按照一年前的高价出售。

  都护府的官员们严肃地推广一种新植物,还把它当成了政令来完成,真是让人匪夷所思。

  更不用说都护府内,食货郎这种奇怪的职位了。

  在共和国也有类似的职位,叫做货价监督人,每年换选,由一位得体有名望的绅士担任。

  共和国不会透露谁担任了今年的货价监督。这个监督会悄悄地盯住共和国的市场,一旦发现有商人在散步虚假消息、出售超高价货物、操纵重要物资的价格,他就会立刻行动。

  共和国借此稳定着城内的贸易。

  货价监督人唯一没有阻止的货物,就是郁金香。

  莱赫城内的市民们已经陷入癫狂。

  货价监督人也说不准,普通的花朵为何能够接连卖出高价。

  不过比起乌苏拉,莱赫城的情况还要好一些—――在乌苏拉,已经有人售卖别墅来换得花球了。

  食货郎的职能与货价监督人相似,但又不完全一样。

  食货郎在许多时候,并不像是货价监督人那样到处插手,他们多半只是静默观望,任由货物价格涨涨落落。

  不过,在对待像是粮食、食盐这种物资的时候,食货郎却比货价监督人还要苛刻。稍稍一点粮食涨跌,都会让食货郎警戒起来:曾经有一个林中盐商在瑞德城散布消息,说是海潮倒灌,冲垮盐场,瑞德城的盐场今年十步存一。这个消息让之后两三天的时间里盐价猛升。

  都护府的官员最后将那个林中人罚没了财产,在他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游街,并且让他永远不准反回瑞德城。

  莱赫人很喜欢食货郎。

  在共和国内,许多消息都是要花费重金购买的,食货郎却会知无不。

  莱赫人曾经善意地提醒食货郎,如果要为大公赚取财富,限制消息的传播,才是正途。

  食货郎们却摇了摇头,懒得跟莱赫人解释。

  唐男甲坊。

  自从木牌被收走后,古河郡的领主们便坐立不安了。

  长史府在这些人看来,不过是一群好说话的官员,但是都护不一样。

  古河人还记得叔儿汗是怎么诡计多端、手段残酷地扩张的。

  在官员面前,古河人可以随意讲条件,所有的花招和技巧无所不用其极。

  可是想到都护,这些人便立刻泄气。

  当初有个从都护府叛逃到河儿汗治下的骑帐官。

  那个骑帐官本来效忠于布尔萨国王。

  布尔萨国王被送去临湖城后,骑帐官率领着六十多名士兵前往投奔叔儿汗。

  骑帐官发现,叔儿汗除了赐给他唐男的文书、旗杖、铠甲,其他什么都没说。

  骑帐官很生气,询问一个执戟郎,“我献上了这么多勇士,这么多土地,沙依赐给我什么呢?”

  执戟郎回答,“赐你不死。”

  都护对待小领主,不近人情是出了名的,也就是在接管河儿汗的遗产时,都护才让官员们代为出面,唐男条件也开始宽松起来。

  这种转变与其说是都护变了一个人,还不如说是都护在做一个尝试:如果要尽快扩大领地,适当将领主纳入都护府,是不是更行之有效?

  领主之中,总是将都护的做法当成暴政,觉得最多一代人之内,都护府就会变成一个尊重贵族的国家。

  也有一些熟悉唐人历史的领主摇头叹息,感叹周围的人还在做梦:唐人宁愿从平民之中选择大臣,也要百般对付贵族的。

  指望唐人尊重领主的权利,还不如指望诺曼皇帝自行解散帝国。

  唐男们发现,身边有不少的伙伴已经消失了。

  一个古河领主询问长史府的官员,“有几个人去哪里了?”

  “回古河拆城堡去了。”官员们轻描淡写地回答,“都护明日入城。”

  当天下午,古河领主们聚在一起,做最后的抉择。

  一队唐骑兵入城了。

  临湖城瞬间沸腾起来。

  古河领主们挤过了人群,看见了长长的俘虏队列。

  队列之中大多是老人、小孩还有女人,成年的诺曼男人一个都没有。

  正当古河人疑惑万分的时候,几辆恶臭的大车也被拖入了城门内。

  无数颗被石灰腌制的人头堆放其上,每颗诺曼人的脑袋都发出青黑的光芒。

  诺曼人的纹章、徽记、盾牌、枪旗、家族旗,关于他们贵族之身的一切证明,都被唐军堆积在一旁,仿佛垃圾一样。

  “大破春申之贼!”

  这样的欢呼声很快传开了。

  古河人愕然地看着这些脑袋,感到脖颈微微发凉。

  傍晚。

  蒯梓在长史府的牍文之间翻阅。

  两个备官走上前来汇报。

  “栾城修葺水渠,索要财货。”

  “好。照旧例。”

  “棠城俘虏三十二海贼,已经收押,名单俱列。有个罗斯海贼说,乌苏拉人在罗斯被唐军攻击。”

  蒯梓抬起了头,“罗斯哪有唐```此人先不杀,带到临湖城问话。”

  “是。”备官点头,随后说起了最无关紧要的一件事情,“古河人索要铁匠、石匠,另外索求铁钎、大车、牲畜。”

  “他们想干什么?”

  “拆城堡。”备官说,“他们觉得拆城堡的钱,应该长史府出。”

  “让他们自己出钱。”蒯梓微微一笑,“或者明天去找都护要。”

 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?

 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,,精彩!

  (王国的建立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8420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8420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