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1.市井之女_快穿之春暖
笔趣阁 > 快穿之春暖 > 71.市井之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71.市井之女

  喝过茶水,身体也被捂的暖乎乎,众人便出了屋子。

  寻着梅香一路往前,便走到了赏景亭。上了亭子,四周景致便一览眼底。

  几树野梅枝条虬劲,花朵稀疏,幽意盎然。几丛腊梅幽香四溢,梅枝细嫩,还在成长中。嫁接过的杏李梅,初次开花,花香袭人。

  其它梅树尚在幼年期,还须三两年才能供人观赏。

  孩子们跟着小乖,满园子里跑,一个屋子又一个屋子的窜,玩的甚是欢喜。

  李大牛正在塘边钓鱼,前年投进的鱼苗虾苗已经长成。每年春天都要新投一批,这一塘鱼虾蟹已成了规模。自家吃用和待客都取自于此,秋冬时还能卖出一些。

  齐家兄弟们看着有趣,也每人拿了一根钓杆,在雪中垂钓。

  干钓也没什么意思,兄弟几个就开始比赛谁钓得更多。天气太冷,鱼儿都躲在水底,一连几杆,一条都没钓上来。

  齐夫人说:“照他们那钓法,今儿可吃不到鱼了。那杆子抖得跟中风似的,那鱼该有多想不开才会去咬钩。”

  亭子里的人笑得前仰后合,齐夫人的毒舌功力又长进了。

  所幸又过了一阵子,终于有人钓上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。众人仔细一看,原来是齐小六钓上来的。

  齐夫人撇了撇嘴说:“原来鱼也是有傻子的。”

  可不是嘛,杆子都快抖折了,还真有傻鱼咬钩。那边沉静如水的两人,鱼杆纹丝不动,偏就钓不着一条鱼。

  鱼杆纹丝不动的两人,齐大郎和齐七郎,心里直想说脏话。眼看着齐小六一条接一条的往起来钓,他们的鱼饵丝毫没有动静。

  齐小六一边钓,嘴里还嘚啵嘚啵个不停,一直说就连暖暖养的鱼都认得他这个新姑爷,特别的给面子,用生命来成全他。

  挨着他的齐三郎牙齿咬得咯咯响,脸上青了又白,白了又青,颜色变个不停。

  这小傻子怎么这么招人恨呢?他是用尽全力才忍住没将那嘚啵不停的蠢货踹进水里。

  一连钓了七八条,齐小六终于停了手,提着鱼桶朝几个兄弟们说:“这鱼太好钓了,都觉得没意思。”

  也不理被他气的心肝疼的众人,把鱼桶交给李大牛,一溜的去找春暖了。

  热闹也看的够了,亭子上的几人走下来,准备四处走走。

  明睿在树下摆好了烧烤炉子,他听春暖说过,若是有雪有梅必少不得烤肉好酒。

  张氏和二牛在厨房中准备食村,处理好烧烤用的食材,再处理做菜炖汤煮饭用的食材,一样一样有条不紊。

  三牛早上去街上割了几样鲜肉,正将羊肉切成小块准备腌制一下好串成串烧烤。四牛正给几个屋子加炭,约摸着过一会儿还会有客人来。

  池塘边李大牛已经提了十几条鱼一笼大虾离开,留下几个挨了半天冻依然一无所获的齐家兄弟们。

  春暖几人已经开始烤着吃鲜鱼了,齐家兄弟几人才垂头丧气的归来。

  夏氏问他们钓到了几条,齐三郎伸出两根手指头,夏氏会意,就言有两条也好。齐三郎幽幽的说:“钓了两条,一条泥鳅,一条鳝鱼。”

  众人闻言一阵大笑,齐小六说:“没事,你们初次来,暖暖家的鱼不认识你们,钓不到也是情有可原的。”

  小辈儿们在树下吃烧烤,齐夫人何氏两人同陈氏一起回了屋子。

  齐夫人脸上威气重,陈氏就有些打怵,不敢太过接近,只挨着何氏就坐。三人围绕着庄子这个话题,一溜儿的往出扯,直扯到春暖三岁尿床二岁说话直到道士批命。

  说的多了,陈氏就放松下来,如寻常人家拉家常话一般,三人渐入佳境。直到张氏进来请她们入席吃饭才停下来。

  男人们在树底烤肉吃,一口烤肉一口烈酒,伴着梅香雪海,甚是潇洒自在。

  女眷入了石屋,只用碟子盛了一些烤肉烤土豆块等物,供众人尝一下。

  炖鱼,炒腊肉菜干,排骨火腿萝卜汤等等,皆是家常饭食。就着米酒,一屋子人吃得心满意足。

  几个跑累了的孩子们吃得尤其香甜,喜的李氏等人直念佛。这群小祖宗在家时可没有这样的好胃口。

  饭后,孩子们躺在炕上睡了过去,齐夫人何氏也同陈氏歇在榻上。春暖几人拿了剪刀准备去园中剪几枝腊梅回去。

  赏雪景的男人们喝的微薰时,李爹果断的把酒掐了,再喝下去就该烂醉如泥了。

  文人作诗的灵感大多都是被酒给摧成,齐家兄弟几个也不外如是,扶袖挥毫,李家的诗壁上又多了几首饮酒赏景诗。

  半个时辰后,果又有两拨客人相继来到。

  孩子们也醒了过来,齐夫人便让齐小六看看马车来了没,她们也该告辞了。

  捧着几枝梅花,齐府众人向李爹陈氏告辞,陈氏再三叮嘱春暖照顾好她婆婆才挥手相送。

  回到家中,几个爷们儿意尤未尽的还想饮酒,齐夫人冷哼一声道:“不思进取,耽于享乐,你们可真是齐家好儿郎啊。饮酒取乐,过尤不及,还用我教你们吗?”

  几个男人立刻躬身听训,待齐夫人挥手让他们下去,才恭谨的退了出去。

  说起来,这几日他们确实有些放浪纵性,失了体态风仪。

  安安生生的过了几日,天晴雪化后,何氏领着春暖小六两人将齐夫人一行送到船上,回了清河。

  婚后日常颇是自在舒服,何氏和齐小六两人都是不太遵循礼教我行我素的人,所以春暖压根儿就没立过规矩,照平日习惯生活就好。

  年初二,两人回了一趟李家,张氏这日没回去,特意等春暖两人来拜年。

  说话时,春暖让李爹过几日就去清河请期,早点把二嫂娶回来。李爹面色严峻的点头答应。

  从年前到年后,雨雪就淅淅沥沥不曾真正停过,一直过了正月,雨水依旧不停。

  积年的老人都知道这种天气会带来怎样的灾祸。

  这一场雨一直下到四月底,已然成涝灾。听说清河下游的清晖郡江口已经决堤,几十万亩良田尽付汪洋,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。

  早在二月底,齐府的佃农前来回凛,田地尽数泡在水中,没法子春种。

  春暖便让他们修了水渠水池,将田里的水全排到池中,不管良田沙地坡地,尽数种了薯类作物。

  又让李爹将周围的空地全种了玉米红薯,收成虽不多,但至少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。

  平常大涝过后常伴疫病或者大旱,春暖得多做些准备。

  清晖郡内一片汪洋,房屋倒塌,土地没法耕种。可他们仍守在那里等洪水退去,赶着种下一茬粮食。

  可等水退了下去,种子种进地里后,人们发现太阳一日比一日炙热,土地都烤的起皮结块干裂,天上却再无一丝雨点下来。

  新长出的禾苗皆被烤死。不少人背井离乡寻找活路。

  听说圣上下旨开仓振灾,可当粮仓被打开后,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。

  清河流域一带可算天下粮仓,按照规定,这一流域的太平仓至少要储存三年的税粮应急。

  可清晖郡的太平仓却拿不出一点存粮。

  饿急了的灾民一股脑冲进官衙,想找郡君询问粮食去了哪里,却发现郡君自己早已吊死在房,而他的家人已无踪迹。

  私动太平仓的粮食可是诛九族的大罪,区区一个郡君何敢伸手。况且,要想将那么多的粮食拉出去,必定会有大动静,可河晖郡上下官员却充耳不闻,毫不阻拦。

  这显然有大问题,听说圣上下旨派靖远侯先去调查此事。

  这些事离春暖太远,她此时正随着何氏同县里一众大户们熬粥救济灾民。

  河晖的灾民有十几万,四散逃离开来,一拨又一拔的涌入清河郡。

  清河郡承受不了庞大的灾民数量,郡君便将灾民分成几批分发到县下。

  清阳县令自然得接收,这场灾害对清晖郡来说那是全军覆没。可对于上游流域的官员们来说,这便是天赐良机。

  若能妥善的安置好灾民,于他们来说,这就是政绩,是升迁的阶梯。

  所幸清河这一带向来富庶,太平仓的粮食尽数全在,虽略有艰难,人心动荡过一阵子,但很快就平息下来,振灾之事也逐渐上了轨道。

  一天,春暖把齐小七叫过来,向他说了关于以工代振的方法后,又隐身于后,同何氏日日早出晚归,忙于救济灾民。

  齐小七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,连同县里有名望的一众学子求见县令大人。

  几日后,关于以工代振的条令发了下来。

  清阳县没形成大灾,不代表没有遭灾。被水冲毁的田地房屋要整理重建,遭受旱灾影响的田地要修渠引水或是打井或是掘塘,或修固堤坝等等。

  于是富户们纷纷到灾民营去抢人,若在正常年份,修整这些得花费不少银钱,可到如今,只须一日三餐管饱再意思意思给几个小钱便成。

  最令人欣喜的是,此事若办得好,县令大人还能颁给他们义商的牌子。

  有了这块牌子,往后他们行商时就多了一层保障,还多了几分信用。

  所有的商人都不希望自己遇到的是一个冷血无情唯利是图之人。

  灾民营中绝大部分男人都被人挑了去,身强力壮的女人们也都被挑了去,剩下的要么是老弱病残,要么是偷奸耍滑之人。

  为了求得活命机会,卖儿卖女卖自身者不在少数。

  春暖不知打发了多少拨要将自己卖给她的人,可面前跪着的这母子三人,春暖怎么都打发不走。

  ,精彩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8420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8420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